北上广深,北京最‘土’,没人反驳吧?
连身边土生土长的老北京,都已经‘躺平’了——‘我们承认自己土还不行吗?’
这个城市里,根本不缺有经济实力的人。从金融街到西二旗,全是社会的中流砥柱、中产阶级。
但是北京爷们儿似乎完全不在意衣着打扮。行走在SKP,若不是身边的女伴手里提着名牌包,他们真的会被保安赶出去。
前些天去上海出差,晚上在新天地散步,切身体会了整体时尚品味的天壤之别。
也许我们都已经‘身在土中不知土’了。
其实北上广深都是一样的快节奏,只是北京的年轻人更懒得花时间打理自己。当你还在津津有味地享受‘土味京城’的时候,已经有很多追求时尚生活的年轻人,偷偷逃离北京,投奔上海了。6906元,这是北京工资的中位数,是北京众多普通打工人的工资水平。减去租房、吃喝,已经所剩无几。
压力大、工资低,所以每当问及他们拼命留在北京的原因,几乎没人会回答‘生活品质’。‘北京的人比以前少多啦’。
某次坐出租车,司机师傅向我感叹。他指了指刚刚经过的某园区,里边有数栋年轻人爱住的公寓:‘以前这里都是人,早高峰都挤不上去公交,你看看,现在哪还有人了’。
事实上,北京中心城六区的常住人口的确正在减少。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,与2010年相比,2020年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减少72.8万人,相当减少了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。
当然,逃离北京的大多都回到了家乡。但也有一部分人奔向了另一个一线城市——上海。
举个例子,从北京跑到上海发展的‘时尚圈’人士确实很多。既有追逐时尚、生活品味的年轻人,也有资深的时尚行业从业者。
朋友小林是一名平面设计师,平时喜欢花很多钱买一些装饰品,打理自己的出租房,穿衣也偏爱非常小众的潮牌。
上个月,他搬去了上海。整整8箱行李,同时还要托运他的猫。
下定换一个城市生活的决心,要么是太爱上海了,要么是太讨厌北京了,他两者都有。
从事平面设计工作,他一再吐槽北京甲方的审美:‘颜色、排版什么的,总是乱提要求,改得人怀疑人生’。拿到上海的心仪offer,小林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,‘还是上海的审美氛围稍微好一点’,他说。
这不,北京前段时间有个‘土’上热搜的案例——北京环球影城宣传片。
这都2021年了,审美和特效还停留在千禧年。毫无美感的背景、生硬的模特、五毛特效,令人失望至极。
怪不得那些有一定品味和生活追求的年轻人,纷纷放弃北京,改投上海。
北京人口越来越少,相比之下,上海人口却一直稳中有升。人口普查显示,上海比北京人口多了将近300万,相当于呼和浩特市或者莆田市的总人口。
一位前同事这样觉得:‘上海吃的花样更多,也有很多我特别喜欢的咖啡馆、买手店等。在北京花很大代价获得的生活质量,在上海却唾手可得’。
一年多前,她就从北京某佛系自媒体,搬去上海,从事时尚咨询的自由职业。
她说的很在理,北京获取高质量的生活确实要花很多成本。
住房是最明显的例子,也是生活最重要的部分,北京租房压力一直以来都在全国高居榜首。
在北京,房租便宜的地方基本都是荒无人烟,地铁都不通,要享受便利的中心城市生活,就要在加大房租的开支,而且即便这样,住的地方也极有可能是‘老破小’。
在上海,平均租金比北京要低,但房子条件反而比北京好,生活配套也便捷的多。全家、罗森、好德、喜士多等,上海遍地的便利店,与北京形成巨大反差,北京是‘不便利店’比较多,有时候在外面找个商店或者餐厅都要走好远。
北京的各种不便利,不体面,已经到了狼狈的程度,这些年轻人只能沉醉于工作,忘记生活。
上海的时尚,不仅活在风评中,更充斥在每一个大街小巷。
比起北京各种极其接地气的胡同,上海的弄堂自带现代文艺气息,连阳台上休息的大妈,都因为自己精致的生活,被众多游客发掘,成为网红。
繁华的CBD也是上海的标志一景。从外滩望去,现代城市的美感一览无余,夜间建筑的内透,在国内独树一帜。最近外滩还经常有无人机表演,就像城市上空永不熄灭的烟花。
虽然同为压力大的一线城市,但具体到个人体验,的确有很大不同,尤其是在生活品质方面。时尚不只是穿衣,而是体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,这样的城市自然更‘宜居’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不同城市对于时尚的态度。同样是‘996’,但上海的年轻人,似乎总能挤出时间来捯饬自己。坐在上海的露天咖啡馆,周围的路人打扮都十分精致,交谈的时候还要时不时夹着一句英文。
也许是因为上海从上世纪起,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。这种精致,已经深入到上海的骨子里。
北京融资几千万的创业公司老板,可能就是你旁边一起挤地铁的中年男子。而上海连4、50岁的大叔都会精心打扮,对西点、调酒等非常了解。
两地对时尚态度的差异,也完全体现在了日常消费上。
据‘上海女子检测报告’的数据显示,上海姑娘们的消费力居全国第一,北京排第三。珠宝等奢侈品的订单量、医美订单量、书籍旅游类订单量、鲜花消费等,也都是上海姑娘拔得头筹。
不只是线上,线下也是如此。高端商场与购物街,就如同便利店一样融入了上海青年的日常生活。
大型购物商场方面,上海的选择特别丰富,根本列举不完,如国金、新天地、来福士、悦荟广场、恒隆广场、兴业太古汇、凯德星贸、K11,即将开业的前滩太古里,以及淮海中路、南京路等等。
而北京也就围着三里屯和SKP转圈,这句话有点夸张,但北京年轻人喜欢去逛玩的商场真的一只手数得过来,而且基本都要消耗比较长的交通时间,很不方便。北京城市规划就是商住分离为主,而上海是商住合一。
浓厚的商业氛围,吸引大量品牌在上海开出首店,或是最大旗舰店,‘如果全中国只有一家店,那一定是在上海’。
上海有著名的‘首店经济’,2019年,中国有986家首店在上海开启。不景气的2020年,也有超过900家首店入驻上海,包括大量中国首店,亚洲首店,全球首店等。例如Vans最高级别的门店Vans Huai-Hih在TX淮海开业,此前仅在纽约和伦敦。
印象最深的还是2019年底,日本网红杂货店‘niko and …’ 在上海开出中国第一家门店,开店首日客流量达1.1万。
另外,在潮流方面,围绕淮海中路、新乐路一带,上海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潮流产业街区,完全契合当下的流行趋势。再加上各种年轻人聚集的夜店、酒吧等线下空间,造就了潮流青年、亚文化青年的乌托邦。
在上海,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潮流、小众、文艺选择。依托于上海时装周的优势,很多本土设计师品牌、买手店,都立足上海,数量明显优于北京。
上海时装周正在快速成长,虽然整体而言,与四大时装周差距不小,但今年在疫情、线上举办等因素的影响下,上海时装周的活力指数已经排到了全球第四。
此外,国际奢侈品牌的时装秀、新款发布、时尚展览来中国后都集中在上海,选成都都不选北京。此前Chanel就在上海举办了‘走进香奈儿’展,是全球的第四站。
在上海,你完全可以蹭蹭时装周、品牌大秀的街拍。而大量时尚活动也带来了许多相关的工作机会,你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工作人员参与顶级大秀。
去年8月,Louis Vuitton将2021春夏男装系列的大秀选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,这是其男装秀首次走出巴黎,足见上海的地位。
事实上,不只是大秀相关,只要你对时尚工作有兴趣,上海必然是首选。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,早已成为各大时尚、奢侈品牌关注的焦点,而这些品牌在中国的最佳落脚点就是上海。
稍微浏览一下招聘信息,时尚品牌、潮流媒体、时尚咨询策划、时尚公关等工作的办公地点,都集中在上海。
拥有多年时尚媒体工作经验的同事表示:‘此前时尚媒体这种主要在北京,但近年来很多时尚媒体都搬去了上海,主要是方便和品牌进行合作对接,因为大牌总部基本设在上海’。
的确,能想到的奢侈品牌,其中国总部全都设立在上海,如LVMH、开云集团、历峰集团、Chanel、Prada、Hermès等,无一例外。
近年,连品牌的亚太区总部都有搬去上海的趋势。今年4月,Vans、The North Face、Supreme等品牌的母公司——美国VF集团宣布逐步将亚洲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;而2019年,运动集团阿迪达斯将亚太区及大中华区总部,搬到了上海21层高的Homecourt大厦。
这些总部的入驻,进一步为上海创造了更多时尚人才缺口,为热爱时尚的年轻人提供成长平台。
生活和职业,都可以建立在自我时尚品味的基础上,这就是上海的最大魅力之一,北京是没有这样的土壤的。‘北上’虽然经常连起来说,但两个城市的气质有着巨大的差异,比起北京相对古典、传统的氛围,果然还是摩登的上海更适合个性张扬的95后和00后们。
对于北京人来说,‘土’已经成为一种舒适区,很多北方爷们儿在精致打扮之后,反而会感觉浑身不自在。
不注重外观,会让男性错失很多社交机会,如约会、酒会、各种活动Party等。如果你的衣柜里只有优衣库和Polo衫,与这些场景格格不入,就丧失了繁华都市生活的乐趣。
实际上,时尚一直都不仅仅是穿衣打扮,而是由此延伸出来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。时尚对于一个城市而言,看似无关紧要,却如万有引力般召唤和指引着无数当代年轻人。
很多朋友哭着喊着要‘逃离北京’,可最后他们还是留在了这里,过上了普世意义上的完美人生。所以无论是对北京,还是对自己,都要多点信心。
我想,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们,心里更多的是‘恨铁不成钢’的复杂心情。
这里房价高企,晚高峰的时候3公里要堵上一个小时,天通苑早上的地铁要等3趟才挤得上去,上个月发布了2次沙尘预警。
可我跳动的心脏,依然对这里爱得深沉。
读完这篇文章后心情如何?